王子明 | 2021-11-11 18:11 | 发布在分类 / 实操玩法 | 阅读:909
电商知识,就在口袋电商课: 直通车的人群是由关键词决定的,不是由宝贝决定的,你选了什么关键词,就选择了会搜索这些关键词对应的人群,如果关键词选择错误,那么怎么优化人群也是没意义的。(你随便找个直通车上的宝贝,勾选一个自定义人群,记下预估覆盖人数,然后退出来给这个宝贝添加更多关键词,再勾选同一个自定义人群,你会发现覆盖人数是变多的。)你这个推广宝贝的人群数量有多大,就看你选择的关键词有多少了。 不开启人群溢价,投放的对象就是这些关键词对应的所有人群,开启人群溢价,就是从这些关键词对应的人群中选择一些人群出来进行加价投放,减少非精准人群的消耗比例,只要人群选择不出错,人群溢价后的投放效果必然是有所提升的。 进行人群测试的前提是先测试关键词,或者前期只添加与宝贝标题属性相关的词,只有关键词精准的条件下,后续的所有操作才有意义。 人群怎么选 直通车的人群主要分成两部分,一个是系统人群,一个是基础属性人群 一、系统人群系统人群指喜欢相似宝贝的访客,智能拉新人群,收藏过店内商品的访客,节日属性人群等系统智能推荐的人群。 这个真没办法直接告诉大家哪个人群效果好,哪个效果不好,毕竟对于不同的店铺,不同的产品,同样的产品选了不同的关键词,这些系统人群的效果都会不同。唯一能确定应该投哪些人群的,就是通过测试,把这些人群开启,设置一个溢价,等有数据了,就知道哪些人群适合投放了。 这里有个特别的人群,我要讲一下:智能拉新人群,因为这个人群引流能力太强。 智能拉新人群:是根据店铺本身的人群标签,以及你在直通车投放的现有数据,系统智能挖掘对你店铺有兴趣的访客,帮忙店铺拓展潜力客户。 从智能拉新人群的定义我们可以得知,店铺的人群越精准,直通车投放数据越多,这个人群数量会越多,投放效果会越好,但针对不同状况的店铺,还是得区别选择。 新店铺,或新品类产品前期先不投这个人群,先用基础属性人群给店铺和宝贝定下人群,之后再开启智能拉新人群,相当于先用基础属性人群给智能拉新人群打标签。 老店铺可以直接开启智能拉人人群。 因为智能拉新人群会和其他人群有重叠,一般把它的溢价调低一些,避免跟自定义人群抢展现。 虽然不敢说哪个系统人群就一定好,但有些系统人群确实不好: 节日属性人群,非大促期间效果不好,一般不投放。 浏览过猜你喜欢的访客,这个人群效果也不好,不投放为宜。 喜欢相似宝贝的访客,如果你是新品,投放这个效果一般不好,因为你还没有竞争力,有竞争力时再投放。 跨类目拉新人群,这名字一听就不靠谱,没有投放的必要。 达摩盘人群,你看一下里面的人群覆盖人数之大,就知道这些人群多不靠谱。 在精选人群添加页面,底部有个系统推荐人群,这里面的人群目前来看效果不怎么样,有些就是自定义人群组合出来的,可以先不管。 除了上面提到的和像村淘人群这样的,其他系统人群都可以测试一下。 二、基础属性人群一般我们也称这些人群为自定义人群,有着超高的自由度,也是店铺前期测试和用来沉淀店铺人群的主力人群。 一般把它们分成三层。 第一层:性别 第二层:年龄 第三层:其他 店铺人群的性别这个,对于大多数店铺来说都是明确的,不需要测试,年龄也可以从生意参谋得到答案,但最好还是测试一遍。 第一轮测试:如果没有之前的数据,店铺人群还没确定的,假定店铺主要人群是女性,直接先测试下面这六个人群。 女+18-24岁;女+25-29岁,女+30-34岁,女+35-39岁,女+40-49岁,女+50岁及以上。 第二轮测试:假设测试后发现30-49岁这个年龄层的人群最适合我们产品,那么先得到这三个二级人群: 女+30-34岁,女+35-39岁,女+40-49岁。 然后把这三个新人群,跟风格,类目笔单价,月均消费额度(共25个),分别组合,总共可以得到75个新人群。 加上前面提到可添加的十多二十来个系统推荐人群,可以控制在100个人群以内,不会超过人群数量限制。后续就是针对这些人群进行测试(预算少就拉长投放时间,等数据积累后再优化),最终选出我们店铺最适合长期投放的自定义人群。 第三轮测试:选出第二轮测试效果好的人群标签,每四个标签分别组合,组出新的四级人群,但四级人群能覆盖的人群非常小,第三轮测试一般没有必要。 上面只是我的测试习惯,你也可以用性别+笔单价,或性别+月均消费额度开始测试,只是建议第一轮先测试同一类的标签,它们之间人群没有重叠,测试结果更加可靠。你也可以直接一级人群开始测试起,选中其中效果好的一级标签,再22组合,33组合,最终找出适合自己产品的标签人群。 人群一旦测试好了,后面不管添加什么关键词,也主要去购买这些新关键词对应的已测试好的人群的流量,会直接获得不错的效果。 在基础属性人群下面,除了人口属性人群,还有身份属性人群和天气属性人群,天气属性人群很少用到,只适合受天气影响很大的产品去投放,身份属性人群,如果你的产品属于特定人群的,可以到这里组合职业相关的标签来投放,标签的组合方式同上面的人口属性人群。 行业定向人群>行业偏好人群,就是以前的购物意图改版而来,看一下覆盖人数就知道这些人群是不靠谱的,特别是多个标签组合时是合集的关系,不是并集,那么投放价值就很小了。 其实我不太建议前期选太多人群来测试,特别是预算不多的,一下子几十个近百个人群,一个人群一天分不到几个点击,根据达不到筛选的点击量,最好前期只测试二级人群,而且是分段测试,比如先测性别+年龄,第二轮测试性别+月均消费金额,第三轮……这样才能较快地筛选出想要的人群。如果是新品,需要赶时间起量,那么就按照生意参谋的店铺人群画像筛选少量人群,像性别,年龄基本不用测试都可以直接确定的,风格不测,只需要测试月均消费额度和类目笔单价共12个人群,加上系统人群大概10来个,新上车的产品前期一般就20个人群左右。 自定义人群是根据我们根据条件选定的人群,肯定跟系统推荐的各种人群有重叠的部分,如果测试重点在自定义人群,就降低系统人群溢价,如果测试重点在系统人群,那就降低自定义人群的溢价。 |
举报